简介

乱世书童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74章 弹劾
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

朝会开始,按惯例先由鸿胪寺官员率先出班,向皇帝奏报入京谢恩和离京请恩官员的人数和名单,赵禥对此并不感兴趣,听罢只是挥挥手,鸿胪寺官员便识趣的退回班中,那些官员就只能在午门外遥行三拜九叩之礼,然后该干嘛就干嘛去。

等了一会儿,见无人出列奏事,赵禥轻咳一声,一旁的太监立刻尖着嗓子道:“有事启奏,无事退朝。”

大殿中静悄悄的落针可闻,不少人都用奇怪的眼神看向前方的贾似道,而贾似道则是端坐在绣墩上,眼皮低垂一言不发。

又等了一会,就在皇帝准备宣布退朝时,殿中突然有人高叫道:“陛下,臣监察御史方回有本上奏。”

话音未落,后排走出一位三十来岁的官员,看品秩只是个从七品,按说这种品秩的官员是没资格参加朝会的,更遑论堂而皇之的站在大庆殿中。

但御史却不受品秩限止,哪怕是最小的从八品御史也可以上殿奏事。

皇帝赵禥一向耽于酒色,心思早不在朝堂上了,只盼着早点退朝,现在却被一个小官给拖住了,不由眉头微皱。

“陛下,臣弹劾平章军国重事贾似道。”方回一出口就是石破天惊,惊得龙椅上的赵禥身子晃了一下。

好戏要上演了!大殿中不少官员偷偷交换着眼色,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。

“方回,休得胡言!周公乃国之栋梁,岂是你能弹劾的?还不速速退下!”身为方回顶头上司的陈宜中厉声呵斥。

“陈大人”方回看着陈宜中,不卑不亢道:“御史的职责本就是监察百官,无论官职大小均在监察范围内,我朝自仁宗皇帝以来,御史便可风闻奏事,下官又如何弹劾不得?”

自宋仁宗开创了御史可风闻奏事的先河后,宋代御史就吊炸天了,看谁不顺眼就喷谁,而且都不用证据,听到风就是雨,要不怎么叫风闻奏事呢?

北宋时期,许多朝廷重臣就吃了这个亏,最著名的就是欧阳修,被御史弹劾为老不尊,和儿媳妇关系不清不楚,气得欧阳修连上三道本章要求查清事实,还自己一个清白。

仁宗皇帝也好奇,便问御史这事你是怎么知道的?御史说我是风闻的。仁宗皇帝说就是风闻的也得有个出处啊,你是听谁说的?御史嘴一撇,管他谁说的呢,咱就是风闻奏事。

仁宗皇帝问了半天也没问出个结果来,最后只好把这名御史调离御史台,赶到外地做了个知州,而欧阳修却背了个污名,连宰相也当不成了。

北宋期间,不少声名显赫的宰相都被御史们喷得体无完肤,不得不从宰相之位退了下来,比较有名就有范仲淹、欧阳修、韩琦、文彦博、富弼、王安石……等等。

而宋室南渡后,宰相们就学精了,大量培植亲信进入御史台,把御史变成了自己手中的工具,既可攻击政敌,又能很好的保护自己。

都说北宋无将、南宋无相,整个南宋期间就没有拿得出手的宰相,和北宋时期群相璀璨夺目的情景无法相比,但有一点,南宋的宰相就比北宋的宰相做得好,那就是对御史的控制。

方回的出场出乎不少人的意料,这厮对贾似道十分巴结,曾以《梅花百咏》献媚于贾似道,平素“周公、周公”叫得那叫一个肉麻,按理说是最不可能弹劾贾似道的,这家伙今天怎么了,莫不是脑子坏掉了?

方回捧着一卷帛书,上前沉声道:“陛下,臣这里有八十三名太学生的联名上书,俱言贾相变乱纪纲、毒害生灵,神人共愤,以干天谴。”

说罢,缓缓在御台前跪下,双手将帛书托过头顶。

御前太监走下御台,从方回手中接过帛书,呈放在皇帝赵禥的案前。

赵禥展开帛书仔细看了起来,果然有八十三名太学生的签名,最先三人是叶李、康棣和林景熙。

再看内容是触目惊心,列举了贾似道一大串丑事,什么强抢民女、杀人夺妻、在葛岭安置佳丽三千日夜淫乐,甚至连老妪尼姑也不放过,还有什么掘坟开棺、杀人夺宝等等一大堆,最后还附了一本小册子。

赵禥拿起小册子,见封面四个大字“倩女幽魂”,不免有些狐疑,看名字像是个话本,怎的拿到朝堂上来,难不成是给朕解闷的?这成何体统!

皇帝正要训斥方回,手中却不知不觉展开了小册子,不经意的看了看,顿时就被其中的内容给吸引住了。

龙椅上,皇帝赵禥捧着小册子一会儿痴痴傻笑,一会儿泪眼婆娑,一会儿又咬牙切齿,表情十分丰富。

下方一干朝臣有人怒视着方回、有人在暗自偷笑、还有人是一脸的茫然,不知道发生了什么。

终于,皇帝合上小册子,转头看向贾似道,目光有些复杂。

而贾似道却如老僧入定一般,眼皮低垂端坐在绣墩上,脸上没有任何表情。

“师……师臣”赵禥有指了指龙案上的帛书,用征询的口吻道,“要不您老也看看?”

贾似道从绣墩上站起,朝御台上有皇帝欠身道:“陛下不必如此,此事当由陛下圣裁。”

说罢,重新坐回到绣墩上一言不发,脸上无悲无喜。

“朕……”赵禥有点不知所措,茫然的望着台下一众大臣。

就在赵禥彷徨之际,陈宜中关键时刻出来救场,出班奏道:“陛下,太学生罔顾事实,以道听途说之言肆意攻讦周公,其背后肯定有人指使。周公国之栋梁,朝中不可一日无周公,否则就是自毁长城,请陛下明鉴。”

赵禥闻言豁然开朗,点头道:“陈爱卿言之有理,是朕的不是,差点着了别人的道。”

说到这里,赵禥看向群臣,厉声道:“国子监祭酒何在?”

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应声而出:“老臣在。”

赵禥将太学生的联名信往下一扔:“调查一下,将领头闹事的褫夺太学生资格,逐出国子监,其余之人就……就安抚一下吧。”

“老臣尊旨。”国子监祭酒弯腰捡起那封帛书,退到一旁。

赵禥又看了眼下方还在跪着的方回,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办,只得叹道:“你且退下,听候处置。”

做完这些,赵禥才看向贾似道,温声道:“师臣觉得这样处置可行否?”

喜欢乱世书童请大家收藏:(m.sxzxs.net)乱世书童孙行者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