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

综武侠之君子九思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【第六十四章】怅然遥相望,知是故人来(2/3)
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

“无事。”叶九思的眼中滑过一抹失望之色,回过神来,对着女子淡淡地道,“请夫人带路吧。”

“使不得,使不得,仙长唤我姝华就好了,当不起‘夫人’二字。”林姝华连忙摆了摆手,随即又是愧疚又是担忧地道,“涵儿这些时日也不知怎么了,时常浑浑噩噩的,说些胡话,脖子后也长了一些黑色的班。请了大夫来问诊,又都说一切安然无恙,妾和夫君担忧乃是邪气上身,这才劳烦了仙长。”

“无妨。”叶九思能理解对方的慈母心肠。她在此地停驻不久,却也知晓林顾两家皆是本地远近闻名的书香世家,两家往来已久,感情甚笃。而这林家的嫡女嫁了顾家的继承人,可谓是天作之合。这一对夫妻也非常恩爱,顾家主也不曾纳妾通房,可林姝华直到二十余岁才有了儿子,夫妻两人自然宝贝得紧。这些时日也不知道为什么,这顾家小儿顾涵之竟然中了魔怔一般絮语不止,急坏了两人。恰好叶九思游历到此处,便被两人千求万请地接了过来。

叶九思左右无事,见夫妻二人的焦急不似作假,身上也无冤孽缠身,便答应了此事。

叶九思一颗平常心,清微淡远的气质冷如远山寒树,渊渟岳峙如山峦叠峰。尽管她并没有任何傲慢之意,甚至言语客气得称得上是平易近人,但是林顾夫妻两人仍然觉得她如九霄冷月那般遥不可及,宛如水中花,井中月,高远得就似云中仙。

特别是她的一双眼睛,沉凉如水,静而寒,有种岁月沉淀下来的温润苍茫之感,但只看一眼,都觉得催人心肠。

林姝华不敢再想,她总觉得面前这个孤冷高绝的医仙埋藏着太多的故事和悲伤,那并不是她一个养在深闺的女子能知晓的。她只是微微一笑,带着叶九思穿过雕栏画栋的亭台楼阁,走进一个清幽雅致的小院,虽然院落的布置高雅怡人,但是却仍然带有很多孩童的痕迹。花圃里种植着各色的鲜花,高大的榕树上挂着秋千,门槛都被削得平平的,显而易见,这些都是为了孩子而准备的。

这对夫妻是真的很爱他们的孩子。

顾涵之今年才六岁,还是膝下承欢天真活泼的年纪。这时候的孩子能跑会跳会说话,好奇心最为旺盛,时常撵得猫嫌狗憎。但是叶九思见到顾涵之时,却只看到一个皮肤惨白的小男孩坐在床沿,认真地把玩着一个九连环,嘴里絮絮叨叨地念着什么,叶九思凑近一听,对方念的竟是道家《经法》。

“极而反,盛而衰,天地之道也,人之理也……”小小的孩童念着晦涩难懂的经文,竟流畅得仿佛咏诵过千百遍一样。

叶九思心中有了底,便让林姝华避一避。待林姝华出去后,她才淡淡地将目光落在顾涵之的身上。

顾涵之见林姝华走了,立刻将九连环丢到一边,下了床后对着叶九思俯身一拜,行了个子午诀:“琼华弟子温庭见过上仙!”

“琼华弟子?”叶九思的声音冷冷的,语气也平淡得听不出半分的困惑,她一拂袖在桌子边坐下,淡声道,“将情况一一道来。”

顾涵之,或者说温庭苦笑着应是,也不敢坐下,便站在叶九思面前将自己的情况一五一十的道来。

温庭是琼华派外门弟子,归于戒律长老座下,资质平平,不算出众。但是他刻苦努力,勤奋踏实,是以在外门中的地位并不算低。叶九思入琼华铸剑,仙人下凡传授铸剑之术的事情早就在琼华派中传得人尽皆知,而温庭正是那一日有幸被掌门召集并且见到叶九思的人。

距离叶九思铸剑一事,已经过了十几年了。琼华派仍然汲汲于营地搜集着塑造双剑的材料,可以说是倾尽举派之力。

温庭便是在外出斩妖除魔和搜集材料的过程之中和一只凶兽拼杀,重伤致死的。只是死后下了黄泉,虽然无奈而不甘,却还是喝了孟婆汤。过冥河的时候同样被人刁难,温庭死在外头,可以说是尸骨无存,哪里来的财气给他挥霍?他身上倒是有福分,但是温庭受不了摆渡人的狮子大开口,便打了起来。

摆渡人都是戴罪之身的凡人,怎么可能打得过修道出身的温庭?只是这过程之中不慎击沉了船只,另外三名凡人也掉进了河里。温庭拼了命将三个凡人魂魄送上了岸,自己却被冥河里的恶鬼给拖走,神智浑浑噩噩,却因为他有救人的功德和修道者的清气在身,最终还是投胎转世了。

转世后他一度失忆成为孩童,却有些笨拙。但好在这一世衣食无忧,父母又是良善之人,五六年后的今天,他竟渐渐恢复了前世的记忆。

说到底,温庭是侥幸之下大难不死,顺着冥河离开了地狱,避过了冥王殿的审判,孟婆汤因此没有生效,他的记忆才会复苏。也算是温庭福大命大,毕竟顺着冥河虽然可以离开地狱,但能否再世为人却要看运气,若是被投进了畜生道里,怕是有苦都说不清了。

“如此,你打算怎么做?”叶九思垂了垂眼眸,淡淡地问道。孩童的身躯承载不了成熟的灵魂,孟婆让人喝下孟婆汤,除了让人忘记一世的爱恨情仇之外,也是为了让人们的灵魂回归纯净。顾涵之幼弱的身体里却存在着温庭的灵魂思想以及记忆,怕是会日渐衰竭下去,甚至折损寿数。

这章没有结束^.^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